【读书笔记】《价值心法》

2024/11/22 读书笔记半月读

# 代序 我(一个普通人)的奋斗

  • 只要活好,总会有人找你。

  • 生意的来源有两个:把生意干好,让生意介绍生意;持续对外输出,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实力。

  • 想要突破,就必须走出原有的舒适圈,接触一些新鲜的东西。

  • 接受了不确定性,你就接收了未来应对任何突发事件的能力。

  • 你不需要拥有一项技能,你只要会用就好。

  • 当你能给别人带来价值的时候,你的回报很快就会得到。越懂得延迟满足,你得到的越多。

# 人生的起点

  • 应用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值钱。但应用知识很容易过期,有一定的时效性。知道的人多了,也就失效了,需要再去寻找新的方法。

  • 系统知识(比如媒体运营的本质)很难直接拿来赚钱,却能作为基础演化出一个又一个具体实操的方法,是创造知识的知识,我们称它为“元知识”。

  • 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上,一目了然。

  • 如果你想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人,你要学会自学(更准确的词应该叫主动学习),并学会主动学习。

  • “自学能力是最基础的元技能,你可以用它换任何东西。”

  • 人和人的差距并不是学历的高低,而是学习能力的强弱。

  • 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新的商品需求和欲望。为了满足这些欲望,人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也随之增长,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

  • 科技进步和自由市场经济的结合所带来的“经济贤能制”,使得无论你是谁、出身如何,都可以在经济层面上获得一个自由上升的通道,让所有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才华获得相应的财富。

  • 最终决定我们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实有三个:

    • 1.血缘。也就是出身和社会关系。
    • 2.科举制。任人唯贤,根据功绩、学识和能力进行人才选拔和权力分配,比如高考和公务员考试。
    • 3.市场经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创造和满足市场的需要,你就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与之相对应的财富。
  • 持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利用科技进步和自由市场经济杠杆,为社会、为他人提供价值,从而获取财富。

  • 你把时间用在哪里,你最终的收成就会在哪里。

  • 瞄准一个目标前进,并下定决心为了实现那个目标而拼到底——慢慢靠近它,逐步取得进步,努力获得最好的装备,并充分了解它。有些人失败了,是因为他们把本钱花在了不同的事情上,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 找到你真正要做的那件事到底是什么,然后把你的精力、思想和本钱全部集中在你所做的事情上面。瞄准一个目标前进。

  • 请确保将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喜欢、擅长且复利的事情上!

  • 人们往往会高估未来两年中可能发生的事,却低估未来十年可能发生的事。

  • 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持续做。

  • 你不可能在一开始就选对一个正确的方向,尤其在认知受限的情况下,你需要不断寻找、试错、纠偏。

  • 你想成为谁,就向谁学习。

  • 不要一上来就进入细节,而应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提取他们做事的框架,认真理解、模仿、实践、优化。

  • 不要让你现在所在的“村庄”——工作、领域、行业、所在的城市——成为限制你的牢笼。多接触外面的社会。

  • 不要给自己设限,什么都接触一下。不要让你的工作,所在的领域、城市成为限制你的牢笼。如果你的可选项太少,那就说明你的视野太狭窄,认知不够。

  • 只有看到、接触到,才会有选择。如果看都看不到,你的生命中就不会有这个选项。

  • “心流”是这样一种状态:当我们抱着极大的兴趣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时,时间仿佛都停止了。

  • 在没有找到之前,可以将一些未来必然会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自己暂时的目标。

  • 不要好高骛远,先通过做最简单的小事,构建最小闭环,感悟这件事的真谛。

  • 成功的策略很简单:找到那样一件事,为它制定目标,展开行动。

  • 如果你的目标是写作,每天的输出结果就应该是文章,而不是阅读如何写作。

  • 剔除一切不必要的假设,力求简单。“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做!去做!一边做一边学,而不是学完了再做。

  • 每天从这件最简单的小事中体会事情的真谛,通过持续学习,打造自己的内核,努力把它做到极致。

# 第二章 阅读是最基本的功夫

  •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游戏,阅读简直就是在堂而皇之地作弊。你当下或者未来要经历的,很多人已经经历过了,还留了一整部“攻略”给你。

  • 真正的贫穷是你对这个世界缺乏足够的认知。

  • 真正的贫穷不是物质匮乏,而是你的“选择题”里根本就没有其他选项。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局限。

  • 阅读,首先打开的是我们的视野(认知)。知道得多了,你才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 阅读是主动认识世界的过程。看得多了、用得多了,自然“高”人一等。

  • 阅读是这个世界上最占便宜的事,没有之一。

  • 学习,更多的是学习这个领域的人,他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 带着问题阅读容易聚焦,我要做什么事,遇到了什么问题,查攻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可以直接在生活中验证,这样的学习最有效。

  • 不需要了解所有知识的技术细节,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那些重要学科的常识和关键概念上。

  • 进入一个领域,首先要学习这个领域的常识和关键概念。

  • 搭建架构的过程不是等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完美了,再去运行,而是在一开始先完成一个极小的、可以运行的微核框架。它并不完美,但足够实用,具备最少且必要的功能。

  • 没必要把你遇到的每一个新概念都搞清楚,因为那些真正重要的知识一定会反复出现。

# 第三章 快速阅读的方法

  • 一个人的作品基本上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而书籍是这个认知的外部显化。

  • 需要为真正有用的知识制订行动计划。结合你的实际情况,将学到的知识落实到你的练习或者行动计划中。

  • 一个人的阅读量越大,他的词汇量就越多,阅读的速度就越快。

# 第四章 阅读与理解

  • 阅读是下载别人的东西,理解是要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 将读到的东西用自己的“消化系统”转化为一种新的认知,然后把它融入自己的“思维框架”的过程。

  • 知识点+语境=案例应用。

  • 清楚地了解一个领域的常识,不但意味着你有能力辨别,而且意味着你有能力规避愚蠢行为。

  • 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形成反馈闭环,已经被反复证明是极有效果的学习方法。

# 第五章 简单思考

  • 有一个可以帮助你快速入门逻辑思考、输出观点的方法:直接向那些做出过成绩的人或者公司学习。

# 第六章 阅读、理解与思考

  •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 第七章 每天写点什么

  • 瑞·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有过论述:​“用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1.有明确的目标。2.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3.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4.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5.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 每天学点什么、写点什么,每过一段时间把这些东西组织成一个又一个段落。每过一段时间,重新梳理这些段落,重新理解那些段落里的内容,重新组织它们。然后在某个合适的时间以书的形式出版就好了。

  • 学习一样东西的目的不是知道了、了解了,而是最终让自己产生气质性的改变。

  • 允许自己犯错,主动犯错,以此提升自己的“抗打击”能力。

  • 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总想“一夜暴富”,于是他们始终在“一夜暴富”的梦里坚定不移地贫穷着。

  • 合理的学习习惯应该是这样的:确认目标是什么→先准备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学习恰好满足这个场景的知识→阅读→确认是否真正掌握了→写点什么,“运行”一下→发现问题→反思、复盘→归纳总结→重构。

  •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素材库。把那些你认为有用或者有趣的素材存放在那里,标注好出处,并分门别类地打上标签,加上一点感想。

  • 大脑是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完成存储的。

  • 创意不外乎就是在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建立连接。

# 第八章 回归本质

  • 并非所有人在一开始都能认清事物的本质,我们需要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地试错、复盘、调整,从而逐渐接近“事实真相”。

  • 钱是交易的媒介,它本质上是对“信用”的度量。

  • 更好地储藏财富的手段是将钱投到那些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现金流的地方。

  • 谁掌握了别人需要且稀缺的资源,谁就掌握了财富。

  • 人们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更是其背后所代表的意义。

  • 钱是什么?是交易的媒介。其本质是供需关系。

  • 要想在社会上赚到钱,就要为社会提供有需求价值且相对稀缺的东西,关注交易是如何触发的以及供需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 任何一个还在为温饱而奋斗的人一定缺乏想象力。”(奥斯卡·王尔德)

  • 破局点在于:在一开始,如何用更少的时间兑换生产工具。这里的生产工具是指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甚至不花时间,就能帮助你生成现金流的东西,比如出版、某项专利、知识产权、可以用来出租的房子、某家蒸蒸日上的公司的股权

  • 做自己喜欢、擅长且复利的事。

  • 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一定是懂得“投资”自己的人。

  • 保持专注,深度工作。“高质量的1小时是‘1×60’,而不是‘4×15’。时间被切割成零碎的小段后,你很难高效地工作。大脑刚放下一件事,转而处理下一件事是需要时间的。”

  • 为你的时间明码标价。你把时间用在哪儿,你的成就就在哪儿。

  • 让财富的增长实现自动化!将你所掌握的资源(早期主要是时间)兑换成可以源源不断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让它们在你睡着的时候,仍然为你创造财富。

  • 你的收益=(价格-成本)×用户数×复购。

  • 有两类知识你一定不能错过。一类是那种延续了数百年、上千年,被无数人筛选、甄别,但依然留存下来的普适智慧;另一类则是最新的科学技术与艺术。

  • 喜欢的一种杠杆形式——利用互联网。

    • 1.将关注点放在那些边际成本为0的产品(类似软件、写作、自媒体都是很好的让知识得以变现的手段)上,快速推广和复制。
    • 2.利用知识(信息复制成本为0)引流,获得大量用户。
  • 一切的前提是,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价值,然后利用互联网完成规模化。价值是前面那个1,规模是后面那些0。

  • 一旦你获得了他人的信任,又能代表他们的价值观,他们想要买东西的时候就更倾向于选择你,而不是其他没有情感连接的品牌。

  • 钱的另一个本质是对信用的度量。

  • 进入那些有付费门槛的社群,认真观察人们为什么愿意花钱进入这个社群,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收集这些用户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解、思考这些问题,给出更有价值、更易于理解和实施的解决方案。然后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你,而你拥有了更多更有价值、更有针对性的问题。

  • 尽可能地搜索、穷举讨论某一类有共同话题的社群或论坛。找到针对某一问题的答案,认真学习、理解、思考、尝试、总结,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它复述到仍然被该问题困扰,但没有答案的地方(社群或论坛)。

  • 一个很美好又不是那么美好的事实是:大多数人是不学习、不思考的。

# 第九章 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

  • 花点时间,识别出那些有可能让你的生活陷入困境的事。设置检查点,立起警示牌,一旦发现,立刻打断。

  • 做自己喜欢、擅长且复利的事。只有如此,你才会充满热情、保持专注、“爱觉不累”,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 记录下每一个让你充满干劲、带来心流体验的事。看看一直做哪些事,能给你带来很好的未来(从历史中寻找榜样)。

  • 我们的目标是找到自己喜欢且能带来很好投资回报的事。看看为了完成此事,需要完成哪些任务,掌握什么样的技能。

  • 只要你肯花时间打磨,很容易成为人群中那20%。

  • 阅读就好,和读几页书无关;写作就好,和写多少字无关;健身就好,和做多少个俯卧撑无关。

  • 每天做点什么,而不是寄希望于偶然干了某事,然后人生突然发生巨大改变。

  • 一个卓越的人,不在于拥有很多知识,而在于拥有很多优秀的下意识的习惯。

  • 推销能力是创造财富的关键。对于普通人来说,“演讲+新媒体”是你应该掌握的技能。

  • 你对自己真正的目标了解得越多,其他人的行为对你的影响就越小。你越是看不清自己的道路,其他人的声音、生活中的干扰因素以及社交媒体的指责就越会凸显出来,威胁你的正常生活。

  • 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直到擅长为止。

  • 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方式就是你做所有事情的方式,那就是你的风格。

  • 如果你知道一件事的方向是对的,但又同时面对很多诱惑,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交给系统,利用“自动化”(习惯)的方式完成。

# 第十章 你的第一桶金

  • 赚钱不是目的,赚钱的目的是不用再为赚钱发愁,可以腾出时间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如果每天活着仅仅是为了吃饭、睡觉、上班赚钱,那实在是太无趣了。

  • 不需要从0开始设计,完全可以复制前人已有的经验,在那个基础上不断改良、精进。

  • 如果你想成功,最好的方法是向那些已经获得成功且连续成功的人学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前行。

  • 草根+新媒体=有一定的可能成为网红。

  • 别把赚钱这事想得多么高深,很多钱就是这么赚的:你能找到问题,知道怎么找到解决方案,能把这件事搞定,做完整,就可以获得收入。

  • 如果你想要弄清楚自己有什么赚钱的技能,可以先问自己以下4个问题:

    • 1.你花钱买过什么?在你花钱购买的服务里,有哪些是你自己就可以提供的?有没有一些可以拿到网络上去卖?
    • 2.你有什么技能?有没有你特别擅长的?有没有人愿意花钱请你教他们?
    • 3.你的朋友认为你擅长什么?别人或许更知道你擅长什么。
    • 4.周末的时候你都在干什么?其他人还在睡懒觉的时候,你在干什么?找到那个你真正愿意花时间去做的事。
  • 永远不要按图索骥,等着别人把饭掰开了、揉碎了喂给你吃。记住那句话:“如果他可以培训你,那么他同样也可以培训他人来取代你。”

  • 等着别人喂饭吃的人是不可能赚到钱的,但你可以反过来赚他们的钱。懒惰是他们的刚需,不愿意思考是他们的底层需求。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一点,你这辈子不会缺钱,因为你总是可以把一些东西“掰开了、揉碎了、嚼完了”以后,再喂给他们。

  • 那些等你喂饭给他吃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客户,数量众多。

  • “没必要重复发明轮子”,你不大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遇到这件事的人。

  • 如果一件事已经成功了。倒过来,逆向推理,从最终的方案反向推理到我们现在的处境:这件事的底层需求是什么,用户是谁,是怎么营销、怎么交付的?

  • 多看、多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我所有赚钱的手段都来自模仿,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照着临摹。

  • 做生意这事和做豆腐脑、蒸包子、组装电脑、编程一样,都是可以学的。

  • 普通人一开始完全可以按这几步开始练习:

    • 1.找到一个不需要天赋也可以做起来的生意,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 2.发现“商机”,看看这些生意解决了哪一类人的哪些问题,为什么。
    • 3.想想这事如果换个地方、换个人群、换个方式、换个形式,行不行。
  • 拆解、学习、模仿、尝试、总结、重新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武功”和“经验”。随着你的等级越来越高,你能做的事会越来越多。

  • 找到那些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然后解决掉它们。生意就来了。

  • 失败是常态。做一件事时,不要理所当然地想这事大概率会成功。恰恰相反,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出意外,你要做的事大概率会失败。失败才是正常的。

  • 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带来新的商品需求和欲望。为了满足这些欲望,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也随之增长。这是我们普通人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

  • 关注那些曾经因科技变革取得过成绩的事,找到其背后的真正需求,看看该需求是否依然存在,看看在新的事物出现之后,它是否值得再做一遍。

  • 不断地阅读、理解、思考、行动,把知识一遍遍地应用在生活中,再从生活中获得反馈,提炼总结,反思复盘。把自己的所得、所想通过“信息复制成本为0”的互联网分享给更多人。

# 第十一章 做有价值的事

  • 做有价值的事。这样的事才持久、复利,不会遭受反噬。

  • 利他(去做就好,养成一种下意识的习惯),就是极致的利己(这是大概率会产生的结果,但不要让它成为你做事的本因)。

  • 你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你必须对“人”有足够深入的理解。

  • 两种人很厉害:一种是能够理解别人需求的人,另一种是能够改变他人认知的人。他们分别对应着两种能力:

    • 1.换位思考的能力。
    • 2.影响他人的能力。
  • 你越了解一个人,就越知晓他的行为模式。你知道怎么与他相处,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他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 “用户不是人,是某一种应用场景下的需求的集合”,说的就是在这种阅读、理解、随手“写点什么”等之后,对人的重新理解与解构。

  • 用户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不是简单的性别、年龄、城市、收入,而是一部分人在某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下的“需”和“求”的集合。

  • 如果你真的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得,就必须学会观察,了解你的用户在那些场景下的行为模式。

  • 去主动了解他人,而不是让他人了解我(获得他人认可是人类的底层需求之一)。你越理解他人,就越知道怎样为他人创造价值。

  •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你能给对方想要的,通常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

  • 洞察是要透过事物表象,探究问题的本质。“能清楚地陈述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误解其他人的动机。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一样,看待同一个事物的角度不一样,我们认为别人应该表现得和自己一样,或是持有和自己一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这种假设通常是错的。

  • 做事之前,先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让自己进入那个场景,去感受它。

  • 长期、可持续的赚钱方法是为这个社会和他人提供价值,它是可以临摹的。越是重复出现的事,越有规律可循。

  • 找到用户→识别“需”和“求”→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提供价值。

# 第十二章 行动的方法

  • 进入一个领域,与其摸着石头过河,不如效仿他人成功的经验,尤其在这个经验几乎不太可能改变的情况下。

  • 你不需要为那些细枝末节操心,你所有的注意力只需放在那些最重要的事情上即可。

  • 从最简单处开始。如若失败,你支付的是最小的代价;如果成功了,你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展。

  • 小事可以根据大事来调整,但大事不能根据小事来调整。

  • 不重要的事可以根据重要的事来调整,但是重要的事不能根据不重要的事来调整。

  • 当你在行为上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时,那你一定会如愿成为“大多数人”。

  • 先完成一件事情的骨架,把骨架搭起来,然后才是肌肉,最后才是皮肤。

  • 很多人对做事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我要、我想、我准备、如果这事成了……但少有人真的去做,且把它完成,更不要说持续优化了。

  • 有些事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生,但发生了就有可能是无数次。

  • 先动起来,走到你目之所及的最远处,当你到了那儿,便能看得更远。

  • 完美是完成的最大障碍,“差不多就行”。

  • 第一性原理+剃刀法则,选择最简单不费力的解决办法。

  • 一个对抗脆弱的方法:用最小试错方法提高在不确定性事件发生时获益的概率。简单来说,就是不怕出错,主动拥抱不确定性,时刻挑战自我去应对新局面,用最小的成本试错,通过试错不断学习,增强肌肉,提升自身的抗击打能力。

  • 先把事情做到60分吧。不是说做到60分就可以了,而是做到60分,你才有资格讨论下一步。

# 第十三章 第二技能

  • 做你自己。人们更喜欢与那些活出自我、与众不同的人交往。“生活太单调了”,我们需要给生活加点料。

  • 任何一个作品的呈现,都不是单一维度的。如果你在单一维度很难再进化了,试试增加一个维度。

  • 换位思考、写作、演讲、构建影响力(可以简化为善用新媒体的能力)皆是极好的可供选择的第二技能。

  • 一个具有极强自学能力、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演讲能力,且做事有结果(闭环)、有反馈、有反思习惯的人,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 当一个领域的手法被跨界应用到另外一个领域,人们并不认为那是抄袭,反而会理解为创新。

  • 你的人脉越广、资源越丰富、能力越强,能产生的组合也就越多,价值自然也就越高,就越不需要用时间去兑换生存材料。

# 第十四章 提前准备好用户

  • 销售是你必须掌握的创造财富的核心技能。

  • “艺术家们能够获得天价合约,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粉丝,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

  • 一个人如果想向社会兜售他的创意,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积极形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声誉。

  • 凯文·凯利说:“如果你能够从你每个真正的粉丝那里每年赚取完整的100美元,那么你只需要1000个粉丝就可以每年赚取10万美元。对大部分人来说,这足以让他们生活下去了。”

  • 没人因为你能做100件60分的事邀请你,但会因为你有一件事能做到120分,奉你若上宾。

  • 人们喜欢和自己认识、欣赏、信任的人做生意。如果我们欣赏某个人,他就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人们越喜欢你,你的影响力就越大。

  • 利用互联网,分享真正有用的知识,是这个世界上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行为!

  • 带人们参观你的“后厨”,看看你的产品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让人们看到真实的你。不要害怕让人看到你的缺点。没有人是完美的,不完美才真实。

  • 你总是能够找到和你拥有同样价值观和审美的人。

  • 人们购买的不是你的产品,而是更好的自己!

  • 一旦你获得了他人的信任,又能代表他们的价值观,当他们想要买东西的时候,就比较容易选择你,而不是其他和他们没有情感连接的品牌。

  • 想要成就大事,就要让自己与众不同。让世人知道你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让所有接触过你和你的产品的人说:“他/它真的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了。”

  • 创造需求很难,满足需求则容易得多。没必要创造出一个产品后再去寻找买主。反过来,你可以先找到一个市场,找到目标用户,然后为他们寻找或者制造出一个产品。

# 第十五章 影响他人的行为

  • 人们更喜欢接地气的东西。要会说话,说用户能听懂的话。

  • 媒体太可怕了,它总是在一点一点地改变人的认知。

  • 你要在“用户想听的”和“自己关心的”两者之间找一个交集。

  • 人们关注你不是为了听你说你喜欢的东西,而是因为你一直在说他们喜欢的东西。

  • 每次对外输出时,我都会反复问自己:

    • 1.这东西真的对他有用吗?是对他有用,还是对我自己有用?
    • 2.有多大用?用在哪儿?怎么用?
    • 3.对哪些人有用?对多少人有用?
    • 4.是对他一直有用,还是用一次就完了?
  • 说别人关心的、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这是第一原则。

  • 把你的观点装进别人的脑袋,很难。但如果聊的是对方感兴趣的话题,那就一点难度都没有。

  • 每次写文章、拍视频,我都会非常注意自己的情绪。我是在和朋友聊天,而不是在完成一个任务。毕竟,谁愿意和一个不真诚的人聊天呢?

  • 我们的绝大多数决定和行为都源自情感和心理反应,然后在实施行为过后,再给自己找一个逻辑来合理化这些决定。

  • 从感知通往感受,有两条重要通道:一个是恐惧,另一个是欲望。

  • 《品牌洗脑》一书中提到,品牌最有力的洗脑手段,就是让消费者看一眼未来那个令人恐惧的自己

  • 你有多了解人、多了解人性,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着想,你就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用户对一件事情的感受,最终影响用户的行为。

  • 持续地、发自内心地帮助他人,时间是建立信任和权威最有力的武器!

  • 想让你看我的文章,只需吸引你的好奇心,激发你的求知欲就好。想让你给我点赞,那就引发你的共鸣,让你感同身受。

  • 如何让他人购买我的产品?除了找到动机,还应该减少摩擦。

  • 可以使用技巧,但请保持诚实。

  • “如果你让顾客不爽,在真实世界里,他们会告诉六个朋友;在互联网上,他们会告诉六千个朋友。”(杰夫·贝佐斯)

  • 钱是交易的媒介。想赚钱的话,给用户带来价值,与用户交换。

  • 钱的本质是对“信用”的度量。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信用破产。

  • 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持续地、发自内心地帮助他人,多为他人着想,多想着能给他人带来什么,你就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 第十六章 阳谋!

  • 用户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需要做的是如何让用户在用时更短、花费更少精力的情况下,收获更大的价值。

  • 你要的不是文采,而是输出对别人有价值的东西。文理不通都没关系,关键是有用。

  • 做新媒体,不要总想着变现。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要学会延迟满足。我们要做的是一辈子的生意而不是一时的生意。

  • 收益=(价格-成本)×用户数×复购。

  • 需要做的只有两件事:

    • 1.尽早去实现你的闭环,为用户创造价值。
    • 2.不断地为用户提供价值,从而获得更多的用户和拥趸。

# 第十七章 最简单的投资

  • 长期来看,股票投资的收益最高,存现金最差。

  • 人们要想在证券市场上取得投资成功,第一要靠正确思考,第二要靠独立思考。

  • 温饱、小康、富足,然后财务自由,这是一个逐步进阶的过程。

  • 有人“发钱”的时候,你要“在场”。什么叫“在场”呢?说一个基本认知,“发钱”的时候,这笔钱首先会流入银行,其次是金融市场(其中就包括股市),再次是房地产,最后是实体经济。

  • 指数本身具有均值回归属性,只要不被迫贱卖资产,它早晚有一天会涨回来。

  • 任何一个拥有创新活力且处于自由市场之中的经济体都值得期待。

# 第二十三章 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

  • 要想获得更多稳定的收益,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扩展自己能力圈的边界。

  • 不要轻易出售自己的时间。年轻人,趁着“能啃老”,把精力用在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上。

  • 尽可能地把精力用在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上。操作系统先进了,做起事情来才能事半功倍。

  • 你的收入取决于你能给别人带来的价值。你给别人带来的价值越大,收获自然也就越大。

  • 阅读可以让我们看到别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没有“阅读”,你会永远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

  • 开阔视野→看见自己( )→发现问题→主动学习( )→解决问题→重构( )→进化升级→开阔视野。

  • 持续看见自己( )+主动学习( )+重构( )。

  • 把一些必要的事情、每天可能重复发生的事情,转化成一套足够简单的自动驾驶的系统,形成习惯,自动运行。只有足够简单,在外部发生变化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应对。

  • 所谓的优秀的人,无外乎就是有几个优秀的习惯而已。

  • 如果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是对的,那你的口袋里应该已经有了你想要的东西,否则就应该停下来,认真回想一下过去的生活。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要不要沿着之前的轨迹继续生活下去?

  • 在学习过程中,有那么一点点不舒服是好事,那意味着你走出了之前的舒适区。走出原有的舒适区是进步的开始。

  • 有事没事看看自己,想想看:取得过哪些成功,这些成功可以复制吗?将获得此次成功的条件和算法提取出来,反复做,让它成为自己的习惯。

  • 抄袭往往是为了获得结果带来的好处,而临摹则是为了学习获得成功的方法。

  • 如果有人因此取得过成功,并且大量的案例证明了这件事,你需要做的就是找到那个最简单朴素的模式,看看可以给你带来什么帮助。

  • 不要等它完美了再去运行。一边运行,一边让它完美。

  • 如果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现象:让你的生活陷入困境的不是你没做某事,而是你做了不该做的事,是那些缺陷让你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你需要及时发现它们,否则你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

最近更新: 几秒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