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单干》

2024/1/15 读书笔记半月读
  • 在商业上面对的第一个难题——能力如何变现。

  • 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如何创建个人品牌。

  • 如果能把磨炼多年的专业能力,好不容易积累的行业资源,想个办法做成产品卖掉,过上收入不错、有成长空间、有时间陪伴家人的生活,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 超级个体一定以个人为核心,人即产品,所以提供的大多是课程、培训、咨询、专业服务、销售渠道等非实物产品或服务。当然其他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产品也可以算在内,比如书稿、手工艺品、软件、技术专利等。

  • 人少收入高,单人的商业化变现能力要朝着年入百万的目标看齐。一个人加上一两个助理就是一家公司。不需要融资,也不需要上市,甚至有没有办公室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能够持续稳定地产生收入。

  • 访谈是最好的成长工具。

  • 主要问他们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是如何一路走来的?第二个问题:你做了哪些关键动作?

    • 第一个问题让我看到了,背景与起点不同的普通人究竟抓住了哪些趋势、做对了哪些事情。
    • 第二个问题帮我从众多商业工具、打法中找到对普通人最有效、最好用的关键动作。
  • 他们中没有一个人是抛开过往积累,另起炉灶从零开始的。在正式商业化之前,他们都有一段时间将能力当作兴趣爱好试水变现,打磨专业能力的同时积累用户。又比如,自媒体几乎是所有人的标配,最开始没做的人后来都想办法补上了。

  • 不少超级个体在觉醒之后,并没有接受很多与经营管理相关的培训,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他们反而花了很多时间向内追寻,找到内心真正的动力。他们会把持续稳定的输出看成最高的赞誉。

  • 最大困难是无法保持足够的动力和热情,在看不到结果的迷茫中心无旁骛地努力。

  • 企业的边界在模糊,个体在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从企业中游离出来,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找到自己独特的商业价值。自媒体的兴起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是超级个体和超级平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提供基础设施和生态支持,让个体发光发热。

  • 变现篇,解决如何把能力打包成产品并获得商业回报的问题。品牌篇,解决如何建立行业影响力并精准获客的问题。动力篇,解决如何把梦想转化为行动的内驱力问题。学习篇,解决如何将知识变为生产力和护城河的成长进化问题。选择篇,解决如何在混沌中把握趋势并规避风险的决策判断问题。

    • 变现,解决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其他板块的发展提供基础。

    • 品牌,为变现提供势能,为影响力的积累提供容器。

    • 动力,把梦想变为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具体动作。

    • 学习,不断地吸收外界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成长。

    • 选择,为努力找到正确的方向并规避风险。

  • 历史不会完全重复,但总会压着相同的韵脚。请相信,你今天遇到的困扰,早就有人遇到过,总有人用更好的方式做你现在做的事。你需要的只是找到答案。

  • 认知改变是拨动命运琴弦的开始。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可能性。

  • 商业基础设施的完善让个人有可能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利润。

  • 公司的边界在消解,与之对应的是个人开始发现自己所创造的真实价值。

  • “单干”的商业认知首先要帮你打破“打工”的思维。无论你是否真的准备创业或单干,你都应该看懂打工的本质。

  • 牺牲一部分通过工作创造的价值确实能换取暂时安稳的工作环境,而如果你能花点心思,捋清楚自己每个工作环节是否能借助外部商业基础设施,你就有很大的概率让自己的收入增长好几倍。

  • 内容杠杆和节点经济可以指数级提升个人的变现能力。

  • 纳瓦尔在《纳瓦尔宝典》中反复提醒大众“代码和媒体是新财富阶层最好的杠杆”。

  • 梅特卡夫定律,简单来说就是网络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所以节点数越多,网络越有价值。

  • 很多时候人与人也不是直接连接,而是通过节点人物连接的。一个人能连接的人越多,能影响的人越多,他的潜在的商业价值也就越大,所以有了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KOL)和关键意见消费者(Key Opinion Consumer,KOC)。

  • AI 会从最基础的效率型岗位开始不断占据人类的工作,迫使我们转而从事充满创造力的,或者需要情感互动的这些 AI 比较难替代的工作。

  • 懂得经营自己的人,选择哪条路径都可以成功,无论上班还是做生意,都能掌控自己的命运,积累时间的价值。

  • 如果你是专业型人才,你就要像草一样,把根牢牢地扎在一个地方,好好修炼专业能力,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都不要轻易地随波逐流;但如果你是销售、市场、财务等通用型人才,你就应该综合应用多领域的知识技能,不轻易放过任何机会,像羊一样只要能吃到的草就努力争取吃到。

  • “一人公司”并不是指公司只有一个人,而是以一个人为核心的“小而美”的企业。常见的形式有专家工作室、自媒体工作室等。

  • 对一人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资源是客户的信任。我们并不需要追求盲目的扩张,持续发展、保持盈利,比什么都重要。

  • 个人商业的本质是卖时间。

  • 只有你离开公司、独立从事商业活动,真正开始以零售的形式卖时间时,时间的价值才可以被清晰地衡量。

  • 一份时间卖多次。把你的专业能力、资源打包成产品,最好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产品,也就是多卖一份几乎不用额外付出成本。比如,开发一个程序、写一本书、设计一门课程,这样时间就可以被多次销售了。

  • 产品能力。简单来说,就是理解需求,设计产品,并满足需求的能力。你需要把一技之长打包成不再依赖你本人时间的产品形态,让产品自己去销售自己。这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 “财富是在你睡觉时仍能为你赚钱的资产。”只要突破了产品能力的关卡,财富自由就已经在不远处招手。

  • 想要提高自己的挣钱效率,第一,让自己单位时间的价值更高;第二,学会做产品,一份时间卖多次;第三,购买他人的时间,将其加工成自己的产品。

  • 商业的底座是信息差,有信息差的地方才有红利。

  • 信息的本质就是消除不确定性。你还在探索和试错,而别人已经拿到了确定的结果,这就是信息差。

  • 在获得信息差方面,大部分人面临以下 3 个问题。1.不知道已经有人拿到了结果。2.不知道去哪里找有结果的人。3.不知道找到有结果的人后如何获得信息。

  • 在你获得了信息差之后,你还需要做一个重要的动作——判断时效。

  • 某个领域出现了变化时,少数人开始尝试,并发现了巨大的潜力,进而不露声色地加紧布局。此时进场,无论水平如何,都能吃到行业指数级爆发的红利。

  • 等大家都知道某个领域有红利时,竞争开始白热化。那就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了。谁掌握了先进的打法,谁就领跑,其他人跟着模仿。

  • 在全行业都赶着下场时,早期玩家通过先发优势领跑行业,巨头们忙着搭建生态。伴随大量新人的涌入,整个行业的红利已经消耗殆尽,但是对第三方服务和技术的需求量井喷。做培训的、提供工具服务的、做平台对接需求的人不断涌现,大家开始挣提供工具的钱。

  • 不同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同,信息流动有快有慢。如果把其他行业的先进生产力和信息差迁移到自己所在的行业,你只需要做到中等偏上的水平就有巨大的行业红利。这就是“时间机器”的力量。所谓“时间机器”,是指用一个行业已经发生的趋势来预判另一个行业的走向。

  • 在信息流速快的行业学习,再回到信息流速慢的行业深耕应用。这样,你就像坐上了一台时间机器,能够精准踩中每个节点,自信又从容。

  • 如果你已经在行业中积累多年,你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向市场化程度更高、竞争更激烈的行业学习,再带着信息差回到自己的本行。

  • 商业的原点是稀缺。当你的能力朝着市场需求的方向持续生长时,你终将走向稀缺。

  • 第一,效果。知识不稀缺,效果才稀缺。第二,圈层。没有绝对的稀缺,只有相对的稀缺。第三,确定性。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确定性就是稀缺。

  • 只要你足够稀缺,自然有懂商业运作的人主动帮你解决复杂的问题。

  • 个人努力的方向,本质上是让自己沿着更稀缺的方向发展。

  • 凡是让你越来越稀缺的工作,不急不躁,慢慢磨砺。凡是让你越来越标准化的工作,及时清醒,早点抽身。

  • 优化效果。理解知识不稀缺,效果才稀缺。用尽一切办法对效果负责。

  • 对普通人来说,比较合理的路线是先消化、吸收知识,再付诸实践,等拿到阶段性的成果后,回首来时路,给大家带路,出售指向效果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简单有效的知识变现路径。

  • 理解没有绝对的稀缺,只有相对的稀缺。找到让自己能力相对稀缺的受众圈层。

  • 向外强化专业,向内彰显先进。

  • 成就稀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下,改变杠杆却能立竿见影地提升变现能力。

  • 什么是杠杆倍率?可以简单理解为,专业能力变现的收益与投入时间、精力、成本的比值。

  • 杠杆考虑的不是成本,而是解决问题所带来的价值。

  • 杠杆倍率只和两个因素相关——基数和溢价。提高杠杆倍率的方法,要么放大基数,要么提高溢价。

  • 如果主打基数大,产品就必须标准化。

  • 找到一个基数足够大的人群,找准需求,抓住痛点,下狠劲开发产品。真正的爆品自己就会销售自己,所有的渠道都抢着与开发者合作。

  • 对个人来说,新用户获取流量主要靠自媒体。如果你成了拥有百万粉丝的大 V,哪怕产品没有明显优势,有流量就有销售额。

  • 如果主打溢价高,产品就必须有独特价值。

  • 要想拿到高溢价,你的产品或服务就必须成为利润项而不是成本项。

  • 总有人愿意为更好的效果支付更高的溢价。

  • 不知道有倍率更高的杠杆。建议多读书、多学习,刷新认知,多接触社会。

  • 接触不到倍率更高的杠杆。这没办法,建议回到原点,努力提高自己的稀缺性。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 无法驾驭倍率更高的杠杆。建议理解商业规律,把握核心关键点,整合别人或主动被人整合。

  • 对标复刻,类比遗传,复制优秀的基因。

  • 跨界创新,类比变异,通过差异化竞争找到生存空间

  • 为什么要对标复刻先进案例?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千万不要重新造轮子。

  • 要善于研究你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和组织,他们能够提供关于如何在现实世界获得成功的免费教程。

  • 不断变化的环境才不管你是模仿还是原创,适者生存,不适者出局。

  • 对标有三好。一是能验证你的需求是否存在。如果让你兴奋不已的想法在市面上完全找不到对标,要么你发现了蓝海,要么这个需求并不真实存在。二是帮你找到最短的路径。红利期最宝贵的是时间成本。顺着对标探索出的路径前行,节约试错时间。三是帮你规避潜在风险。总有一些你暂时看不到的隐患伴随着对标,有些路径弯弯绕绕且毫无理由,其实很可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 提出好问题比找到答案更重要。一层一层不断提出问题,直至把握商业现象的本质。

  • 勤于复盘。复盘是逆向拆解的第一步,复盘还原流程要素,有时候你苦思冥想的答案就在流程细节里。

  • 跨界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打散再重新组合。复杂世界需要多元思维模型。

  • 如果你想取得非凡的成就,只有两条路可走:① 在某一具体领域成为最优秀的人(前 1%);② 在两个或更多的领域成为非常优秀的人(前 25%即可)。

  • 专业+行业+新技能=衣食无忧的商业机会

  • 热爱专业。专业就是 T 型人才,一纵一横的一纵,深深地扎在专业里。跨界不是猴子掰玉米,一个行业做不好去做另一个。做到行业前 25%后,一边策略性地深耕专业,一边跨界探索商业化变现。

  • 利用好行业时间差。不同行业进化速度相差甚远。在你的行业里很难、很复杂的事情,在别人的行业里可能稀松平常。

  • 经常说隔行如隔山,其实真正相隔的只是底层入口。越往上走,能力越具有迁移性。看到行业时间差,你就好像坐上了前文提到的“时间机器”,穿越过去,预知未来。

  • 尽快升级新技能。总有一些技能是时代的召唤,你不要犹豫,唯一的选择就是看见、相信、赶紧学会,比如内容生产能力——拍短视频、直播等。

  • 把自己产品化,把所有的能力、资源和智慧封装成产品。

  • 产品是一切商业活动的媒介。

  • 让用户清晰地知道付出什么,得到什么。

  • 封装产品,就意味着从此你的专业交付有了标准、有了承诺。必须让用户清楚地知道花多少钱能达到怎样的效果。用户心中有杆秤。用产品兑现持续稳定的交付承诺,是个人踏入商业经营的第一步。

  • 有的时候,用户不愿意付费是因为你没有主动界定投入和产出的边界。

  • 先解决问题,再设计交付形态。

  • 无论产品长成什么样,用户真正愿意付费购买的永远都是解决问题的价值。产品只是用来进行价值交换的媒介。所以不要纠结怎样设计产品,要设身处地帮一个典型用户解决他的核心问题。

  • 遇到新业务,我自己的经验是先做咨询,再做产品。做咨询就是调动所有能力和智慧帮用户找到解决方案。等问题解决了,再回过头复盘来时路:找到知易行难的事情,将其设计成定制化服务;找到知难行易的事情,将其设计成标准化产品。

  • 标准化产品,交付边际成本低。比如图书、在线课程、小程序等,可以提供地图和工具,让用户花小钱办大事。

  • 完成咨询后如何设计产品形态呢?把握一点,用自己的时间投入,降低用户拿到结果的不确定性。消耗时间的意义在于让用户有更大概率拿到想要的结果。确定性越高,客户的付费意愿越强。因此定制化服务比标准化服务更贵,确定性也更高。

  • 把握用户需求是一种需要训练的能力,但如果你恰好就是用户,问题就简单很多。你能切身体会用户的痛点和痒点。理解用户哪里“痒”很难,挠到自己的痒处却很简单。以自己为参照,设计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用户一般也会喜欢。

  • 减少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越多,不确定性越高,离钱越远。

  • 牺牲一部分可能性来换取确定性,是明智的选择。

  • 把不确定性聚焦到一个点,并牢牢抓在自己手上,努力提高这一个关键控制点的成功概率,把不确定变成确定。

  • 变现周期不要拉得太长,早一点落袋为安。

  • 既要有长期投入的大项目,也要有稳定产出的小项目。建议出让一部分利润以便提前回款,或提前收取订金。

  • 追求大问题的模糊正确比追求小问题的完美精准重要得多。

  • 人有一个毛病:再不重要的事情放在眼前,也觉得十万火急;再重要的事情远在天边,也觉得明天再做就可以。

  • 要逆着思维惯性,抓住重要的,放弃不重要的,即抓大放小。

  • 取舍意味着哪怕都可以完成,也要压缩对其他事情的投入,聚焦关键成功因素,为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 多给自己一些锻炼的机会,主动限制条件,在给定的时间、给定的资源下,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成果。有了限制条件,才有优先级意识,倒逼自己学会取舍。

  • 不要妄图用动作上的勤奋掩盖思考上的懒惰,不主动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懒惰。

  • “如果我每收到一个用户的反馈就让人立刻处理,那么整个团队就是在不断地‘打补丁’。”

  • 个人最容易起步的生意是中高端市场的生意,把低端市场让给巨头

  • 低端市场需要的是极致性价比的标准化产品。

  • 发展个人商业,选择市场定位时,尽量不要选择低端市场。

  • 对普通人来说,客单价低,收入受限,你必须获取大量用户,故而流量焦虑如影随形。最终你在做产品和做流量之间不断徘徊,两头都顾不上。

  • 中高端市场不一样,由于价格提上去了,你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客户。

  • 一个简单的事实:中高端市场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时间。

  • 在很多的细分赛道中,客户真正需要的是反馈辅导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厉害的专家只能服务金字塔尖尖上的一小部分客户,他们会让出巨大的市场空间,给到专业能力不错的个人。

  • 在服务中高端客户的过程中能挖掘大量真实的需求。先做咨询解决实际问题,把共性问题提炼出来做成课程、写成书,打包为标准化产品。

  • 推荐个人从服务中高端市场开始,把反向衍生的标准化产品当作引流产品。例如,这本书就是我在咨询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的集合体。

  • 不要过早地关注细节。加快迭代反馈的速度,重要的是做计划。先卖再做,逆向生产。

  • “未来海报”。先假设自己的课程已经开发好,设计一张海报宣传课程,然后设置一个较低的预定价格,看看有多少人报名。

  • 纸板模型比 MVP 更简单。MVP 需要一套试听版课程,至少要花几周。而纸板模型只需要设计一张宣传海报,花上半天即可。

  • 纸板模型强迫我们从核心出发思考问题,不过早关注细节。

  • 过早地关注细节,容易错过大方向上的明显纰漏。

  • 对未完成的产品来说,精心打磨的细节是干扰项,是噪声。

  • 启动逆向工程,先卖再做,加快迭代反馈的速度。

  • 纸板模型

    • 第一步,找出产品中最核心的需求和解决方案。
    • 第二步,假设产品已经开发好,预售“纸板模型”。
    • 第三步,逆向开发,不断迭代反馈。
  • 要想测试出真实的结果,一定要让用户为纸板模型付出成本。最常见的做法是,设置一个较低的预售价格,或者先交少量订金。

  • 逆向开发最大的好处是,你能不断和用户交流,用户就是你的导航仪。不会出现反复纠结于某个细节,最后发现用户完全不在意这个细节的情况。

  • 找一个轻巧结实的定位容器,持续不断地输出内容燃料,把它推上天。

  • 要实现商业化,必须先学会传播。在信息时代,不知道就等于不存在。对个人商业来说,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先把自己产品化,再把产品品牌化。

  • 品牌本身就是一个容器,容纳内容,承载信任。你是谁?你是做什么的?你有何过人之处?我为什么要认识你?没有容器,就无法形成稳定的记忆。这个容器可以是定位、符号、标签。

  • 把握一个原则——先立住,再丰富。

  • 先把自己扁平化、脸谱化,牢牢扣住产品,再慢慢补充其他标签。

  • 人设是个人品牌的记忆点,人设三要素:真实、聚焦、稳定。

  • 由于个人提供的产品大多是内容和专业服务,用户无法一眼评判产品的优劣,因此需要个人品牌提供佐证和背书。

  • 人是很难长期扮演另一个人的,所以定位标签必须基于真实。

  • 人是复杂而丰富的,所以定位标签要聚焦某一个侧面。

  • 人是不断成长而多变的,所以定位标签需要在稳定的基础上生长。

  • 人的认知模式决定,为了快速理解复杂的世界,从而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大脑会简化归类外部的人和事,并贴上各种标签。

  • 如果要塑造个人品牌,应该反向利用刻板印象,筛选相互佐证的标签,而不要选择相互矛盾的标签。

  • 说什么,不仅指语言,还包括语速、表情、停顿。科学研究表明,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 用实战区别大咖。当同行是知名大咖时,你可以强调自己胜在有实战经验。

  • 用过来人区别专家。当同行专业能力比你强太多时,你可以强调自己就是过来人,最懂用户。

  • 专注某个细分领域,用垂直细分区别面面俱到。当同行各个方面都很厉害时,你可以强调自己只聚焦某一个领域。

  • 第一步,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个人可以分析自己行业顶级专家的个人品牌强调哪些价值。第二步,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找到自己擅长而顶级专家没有特意强调的点。第三步,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提供证明自己擅长的一系列证据。第四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重复、重复,再重复。

  • 品牌才是持续的流量。

  • 如果你的收入已经足以维持生活,想尽一切办法做品牌吧。在更长远的时间线上,品牌比流量的投资回报率高得多。

  • 做流量和做品牌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积累。

  • 做流量像放牧,哪个平台红利最丰饶、获客难度最小就去哪个平台,很快大家蜂拥而上,红利消失了,又要寻找新的牧场。

  • 做品牌像盖楼,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搭建地基和框架。等楼建好了,自然宾客盈门。虽然慢一点,但辛苦不会白费,随着后续的不断扩建,楼越来越宏伟,生意也越做越轻松。

  • 做品牌并不意味着不做流量,而是不做没有积累的流量,不做一次性的流量。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分配更多的资源建设个人品牌。

  • 让大量的用户见证。不断积累势能,通过朋友圈、文章、短视频、直播向所有能触及的用户辐射影响力。先成为小圈子里公认的品牌。

  • 第一,持续创造优质的产品,打造个人品牌;第二,用品牌势能吸引优秀的合作伙伴,解决流量和变现问题。

  • 每天都能稳定获取新用户是业务走上正轨的标志。有三种途径获取用户:品牌搜索、算法推荐、社交裂变。

  • 简单来说,有曝光量才有搜索。品牌搜索相当于你的路标,随着你影响力的提升,大家会顺着路标找过来。与品牌搜索相关的媒介包括百科(百度/搜狗/今日头条)、公众号、知乎、行业媒体等。

  • 通过算法推荐获客相当于你运营自己的电视台,每一次开播都能吸引一波新用户,一天不生产内容,就一天没有用户。与算法推荐相关的媒介包括今日头条、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快手等。

  • 社交裂变相当于你的市场活动,大家都在提起你,愿意介绍你,用户也越来越多。与社交裂变相关的媒介包括微信私聊、朋友圈、社群。

  • IP、定位、关键词,三位一体。

  • 关键词是用来描述定位的词语。很多人喜欢自己创造关键词,这显然没有真正理解关键词的作用。关键词是用来加深用户印象的,所以要尽量选择更多人习惯搜索的词。

  • 建立关键词与自己的强绑定。这可以理解为,提到某个词,你自然就想到某个人。

  • 选好自己的关键词,也就是前文提到的火箭模型中的定位容器,剩下的事就是在所有场合重复、重复,再重复。

  • 重复也是有技巧的,需要留下痕迹。只有留下痕迹,才有可能被搜索引擎抓取到。

  • 针对社交裂变,打通私域。一句话,别人的私域就是你的公域。

  • 怎样让用户愿意帮你传播?一定要把握三个关键:产品、内容和机制。

  • 产品好,用户自然愿意推荐。内容有感召力,转化效率高。机制设计得合理,有物质和精神激励,偶然的推荐行为能变成长期动作。

  • 社交裂变能帮你扛过没有品牌搜索流量、不熟悉算法推荐机制的青黄不接时期。

  • 每个有私域流量的组织或个人,都希望推荐更好的产品、对客户更有价值的内容。

  • 平台就像牧场,找到自己喜欢且擅长的内容输出方式,哪里水草丰美就去哪里放牧。

  • 内容是用户的筛选器,什么样的内容吸引什么样的用户。

  • 如果你未来希望通过广告变现,或者电商带货,粉丝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果你希望通过课程和专业服务变现,粉丝并不是越多越好。道理很简单,粉丝越多,你筛选目标客户的工作量越大。

  • 对准备做某个垂直领域的人来说,精准用户比什么都重要。

  • 你在琢磨算法时,要当心算法在反向“驯化”你。人天生喜欢轻松有趣的娱乐内容,它们的数据反馈一定会比专业的内容好。如果完全根据后台数据来调整内容,算法一定会把你的账号训练成新闻账号或娱乐账号。

  • 不少超级个体坚持做专业内容。虽然流量数据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效果非常神奇。

  • 非常反直觉,我们正常情况下分享干货都喜欢讲怎么做。但在短视频平台不一样。想了解怎么做的人是少数,而且大部分已经在做了,不一定能成为你的客户。反过来,大部分人还处于观望状态。当你讲为什么要做时,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人群,内容更容易出爆款。

  • 短视频的作用是帮你找到目标用户,而不是帮你教会目标用户。毕竟大部分刷短视频的人,内心的期待是看到有意思的内容顺便长长见识,故而一本正经地讲专业内容,效果并不好。

  • 从热点切入自己的主场。

  • 点名目标用户是一个简单好用的技巧。用户被点名会本能地对号入座,感觉内容更有针对性,没有被点名的非目标用户自然划走视频。同时,算法也能知道你希望把内容推荐给谁,获取用户的精准度会相应提高。

  • 如果你的精力只够学一种内容形态,一定要选择写作。

  • 很多自媒体 IP 从微博时代一直火到直播时代。他们最开始都是从事写作的。掌握了写作的诀窍,其他内容形式都不难做。

  • 写作是争夺注意力的基本功。基本功打得牢,品牌才走得远。

  • 能逻辑清晰地输出观点是内容的下限,即基本要求。写得引人入胜才是本事。

  • 对文笔要求的排序从高到低:书籍>公众号>朋友圈>短视频>直播。文笔好,高级词就多;高级词多,受众就少。用户现在对写作的要求参考脱口秀。每个词都听得懂,但大白话也能讲得有意思。

  • 用户普遍希望用最少的代价拿到最大的收获。在短平快的时代,需要把收获感前置。

  • 做短视频内容有一个技巧:精彩片段前置,把最吸引人的三秒切片放在最前面。其实很多高明的小说家也会采用高潮加倒叙的写作技巧。

  •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是一句经典的短视频开头。观众需要认同,但是观众不太会表达。有一个网络流行词叫“互联网嘴替”,意思是“你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说得太好了,点赞转发来一波”,这就是认同。

  • 违背预期,人会莫名觉得好笑。如果你能让观众笑着听你说完,就成功一半了。

  • 你如果想成为作家,必须首先做到两件事:多读,多写。此外别无捷径。

  • 故事比事实更容易让人记住,只有记住你,才可能选择你。

  • 讲故事不难,套模板、带情绪、统一价值观。

  • 学会讲故事其实是找回本能的过程。有意识地训练用故事替代说理。无论销售、直播,还是内部讨论,你都要试着把观点和事实装进故事。

  • 个人品牌故事,用“英雄之旅”模板。这套模板源自《千面英雄》,是好莱坞编剧、硅谷大神们的最爱。

  • 产品用户故事,用“SB7”(故事品牌框架)模板,源自《你的顾客需要一个好故事》。

  • 日常沟通故事,用“小说课”模板,源自许荣哲的《小说课》。

  • 情绪是故事的佐料,如果你的故事乏味,一定是忘记放情绪了。

  • 记住,一个故事只讲一件事,体现一种价值观。多个故事在一起,为统一的价值观服务。

  • 人有很多角色和经历,选择和目标受众有共性的角色,讲述一个突破自我并拿到大家所向往结果的小故事就可以了。

  • 量变引起质变。降低门槛,才有爆款。

  • 怎样保证持续稳定地输出?降低内容生产门槛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选择。

  • 知识博主之所以大多选择对着镜头口播的形式,不是因为口播效果最好,而是因为最方便操作。拍摄 Vlog 可能效果更好,但三天才能产出一个,而口播视频一天可以录 10 多条。

  • 习惯即兴表达,不依赖逐字稿。

  • 适应了即兴表达的方式后,面对任何话题,只要列好提纲,即刻对着镜头输出,就能一气呵成。无论居家办公,还是出门旅游,都能持续更新内容。

  • 有经验的内容创作者会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找一个无限选题。比如,每天分享一本书,每天讲解时下热点商业事件。知识点是有限的,但案例是无穷的。无限的案例选题可以用同一套叙述模板。

  • 观众看惯了“演”,现在想要看“真”。没有什么比纪录片更真实。

  • 用纪录片的思维创作内容,向观众呈现人生旅途中那些你刚好知道的东西、你真实经历的变化,学会这种展示自己刚好知道的艺术。

  • 用纪录片思维创作内容,选择谈话即可。谈话是古老而简洁的内容创作形式。你喜欢写作,可以用对话体;你选择拍短视频,可以用访谈的形式。

  • 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地方,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小宇宙。从自己走过的路上找到原点,以这个原点为起始延伸出人生长河中的精彩瞬间。人物地图可以录制很多年。你总能不断找到故事来讲述,讲述的过程中,新的故事又在不断上演。

  • 讲故事的目的不是彰显自己有多厉害,而是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改变。

  • 没有经验的人可能一上来就试图列举自己光鲜的履历,不断向每一个人诉说自己的丰功伟绩。有经验的人知道真正能吸引观众停留并共情的是那些人生的艰苦和内心的无助。

  • 只有一面的人物不可能真实,有血有肉、有迷茫、有悔恨,才有可能在黑暗中找到自身的光芒。所以不要用盔甲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请大胆展示温暖、真诚、脆弱的一面。

  • 为了让人物更清晰,你可以选择 5 到 10 个核心性格特质标签。围绕标签甄选故事,观众能够从丰富的故事中看到人物清晰、鲜明的性格特点。

  • 不要害怕暴露商业意图,一开始就大大方方地告诉观众你的产品和职业,比遮遮掩掩欲说还休要好得多。

  • 产品地图很重要,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上。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你的初心是什么?你发现了用户的哪些问题?你怎样精益求精地打磨产品?行业里有哪些乱象?如何辨别这些乱象?

  • 用户的故事是说不完的,需要反复讲、从各个角度不断讲。最终勤劳的算法能够帮你不断地介绍精准用户。他们能从你的故事中看到自己,也会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过来找你。

  • 怎样让一次内容创作产生多次效果?学会一鱼多吃,让一次思考产生多种内容。利用好内容副产品。

  • 一个人事业的高度,往往取决于其人生哲学的高度。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乐此不疲是通往成功的能力。依赖毅力很难,依赖习惯很简单。

  • 除了做好变现和品牌,真正区别普通人和超级个体的是“心力”。具体来说,经营好自己,解决内驱力和行动力的问题。

  • 积极充当主角、积极书写剧本的人,与尚未觉醒个体意识、懒散混日子的人之间,会产生巨大的差距。

  • 人生的结果=能力 × 热情 × 思维方式

  • 长期主义,意味着要稍微有一点耐心。短期可能只有反馈,没有结果。

  • 如果一点反馈都没有或有很多负反馈,你就需要重新思考路径的选择是否正确。

  • 如何持续发力?简单来说,短期靠意志,长期靠习惯。人们倾向于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而低估每天微小改进的价值。

  • 内容的最简单形式就是写一段百来字的文字,配上一张图。从这个动作练起,练 100 遍,朋友圈就是个人品牌的起点。

  • 改变习惯的三个关键因素:环境、重复和奖励。

  • 要想改变,第一步就是停止自责,接受事实。

  • 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依靠毅力获得超凡的行动力。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更行之有效的做法是改变习惯。

  • 生活中有近一半的动作其实是由无意识的自我掌管的,更像处于自动驾驶的状态。

  • 习惯是环境的产物。大多数人认为自控力强的人能够抵制诱惑。有研究显示,自控力强的人与自控力弱的人在抵制诱惑上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前者更少置身于充满诱惑的环境中。

  • 不需要自控是最好的自控。外部环境会不断给大脑提示。只要提示一出现,大脑就会自动让你做出相应的行为。通过改变环境,减少环境中的诱惑,不断让好习惯的提示显而易见,让坏习惯的提示无影无踪。

  • 改变坏习惯的黄金法则是替换,给它寻找一个好习惯作为替代品。比如,工作间隙可以用去茶水间和同事交流替代抽烟的习惯。

  • 让你长期保持习惯的唯一原因是它已经与你的身份融为一体,而你的身份来自行为的重复。

  • 你对一个身份拥有的证据越多,你就越容易坚信这个身份。

  • 每次选择行为都是在给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投票。重复行为,多投几票给自己想成为的人。

  • 每次做出期待的行为之后,一定要给正反馈,也就是用奖励强化行为。

  • “像上班一样创业”,说的是每天按照体系按部就班地完成规划好的工作,不急不躁,不知不觉目标就达成了。

  • 只要围绕时间来设计体系,你就不会被杂念干扰,按时且保质保量,用心去做就好。日日、月月、年年如此,滴水石穿,回头看进步神速,硕果累累。

  • 商业上的较量,20%靠能力,80%靠心力。学会纵身一跃,持续愚公移山。

  • 养成良好习惯之后,完成日常工作就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富余的专注力,可以用来投入更难的自我挑战。

  • 如果你没有动力时时刻刻挑战自我,那你可以试试在关键节点上,把自己置于不得不努力的处境中,就像蹦极一样,纵身一跃。

  • 你一直想拥有一门自己的课程,但是拖延症爆发做不出来。于是你先预售了课程,利用付费用户的压力迫使自己完成开发。

  • 不仅是大挑战,日常坚持不下去的小挑战,也可以采用“纵身一跃”的方法。

  • 最开始你的行为可能有些微不足道,等到坚持打卡了几百天后,大家都会被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精神震撼到。有资源的人给资源,有能力的人给支持,其他人至少也愿意传播你的故事。巨大的困境就此出现转机。

  • 普通人要想把握机遇,就必须做好承担琐碎工作的准备,尤其是内容创作的基础工作,是无法假手于人的。

  • 如何保持旺盛的精力?怎样平衡工作和休息?怎样努力才不累?均匀发力,减少震荡。规律停顿,掌控节奏。

  • 间歇性努力其实是对精力的巨大浪费。无论熬夜赶报告,还是通宵复习,每一次超负荷工作都意味着第二天效率低下;如果连续超负荷,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 一旦交付任务,巨大的压力需要释放的出口,很多人会毫无节制地纵情娱乐,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并反复拖延,直到逼近截止日期,不得不迎接新一次的突击熬夜。

  • 为什么我们容易陷入“间歇性奋斗”的循环?答案是我们没有掌握好工作的节奏感。正确的节奏感,强调均匀发力,减少震荡。

  • 普通人从早忙到晚,事情一件接一件,一天下来心力交瘁。高手规律性地主动停顿,同样的工作从长跑变成接力赛,做起来不费劲。

  • 当你在进行弱刺激、简单重复的走神时,表面上你已经停止思考,其实潜意识里思绪还在不断地排列组合。

  • 长时间处理复杂工作,你的注意力开始涣散,反应变得迟钝,记忆力明显下降。越是需要注意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就越消耗脑力。因此不要把两项复杂工作安排在一起,中间可以穿插简单工作,让脑力有一段恢复时间。

  • 一是自制力需要消耗能量,不要轻易动用自制力;二是关注停顿点,完成任务后不要立马进入下一项任务。

  • 时间管理本身是个伪命题,以大部分普通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时间管理。真正需要管理的是精力,每天工作 8 小时能保持热情和动力,专注于解决问题就足够了。

  • 聚焦并不是只做一件事,而是一段时间只做好一件事。

  • 当你提升专业能力时,就不要想如何销售;当你做产品时,就不要想怎么宣传灵感和细节。

  • 建议至少以周为单位。有些事情可能需要好几周。换句话说,每周都应该有需要聚焦的重点,记住,只选一件事。

  • 找出每天精力最好的几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留好 2~3 小时的整块时间,专门用来做这阶段聚焦的事情。

  • 在整块时间内,不要插手其他事情,也不要响应其他人的需求,完全沉浸在任务中。

  • 那些拿到不错结果的超级个体,无论原来厉不厉害,从决定下水的第一天起,就在全程“直播”分享一路奋斗的历程。

  • 告诉自己真的没有那么多人关注自己,关注的人也没有那么在意,在意的人也不会因为你不够完美、不够优秀就离你而去。

  • 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放大别人对自己关注度的本能。

  • 在聚光灯下做事,你没有那么容易放弃。每个人的点赞和评论都能给你贡献新的思路。遇到问题,搞不好还有高手跳出来指导,还有可能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客户。

  • 放弃完美主义,它是行动力的宿敌。完美主义的本质不是想赢,而是怕输。因为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重要,所以输不起,从而有过高的期待,纠结于不必要的细节。

  • 大部分人迟迟走不出第一步的原因是,总想“憋大招”。他们希望用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换一个很高的起点。

  • 一定要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尽快开始这个过程,尽快渡过这个过程。做不好就放慢速度去尝试,观察哪里可以改进。

  • 为什么我们要认定自己能胜任每项工作呢?做不好是常态,先要有这个预期,也要给别人这个预期。

  • 把笨拙的一面暴露出来,让其他人看到你真实的一面,慢慢地你就无所谓了,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可能收获更多粉丝和朋友。

  • “我们从生活中得到的快乐,归根结底直接取决于心灵如何过滤与阐释日常体验。”也就是说,是工作还是玩,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理解。

  • 所谓的心流,就是人们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时,那种沉浸其中的忘我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你能体验到快乐。

  • 如果你觉得工作无聊,一定不是工作的原因,而是你的工作方式的原因。当然,排除一些机械性的重复工作,但凡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工作,都有可能变得有趣。

  • 在别人觉得枯燥的领域发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才是最有竞争力的心智模式。

  • 有些人发自内心地认为,工作是创造而不是消耗,对待工作的态度,正是优秀和庸常的分界线。

  • 知识图谱+多元思维+输出输入=学习

  • 德国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的卡片笔记法;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物理老顽童理查德·费曼的费曼学习法。

  • 大树模型有以下三个逻辑。• 第一步,输入。把知识拆解成最小的单元,构建树状知识图谱。• 第二步,吸收。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问题,不断构建新的联系。• 第三步,输出。输出拉动输入,像叶片从根系吸收养分一般,融会贯通。

  • 卡片笔记法建议,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整篇地记录学习内容,而是将其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每张卡片记录一个知识点,并打好标签。这个过程很像我们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过程,食物被分解成小分子,再被吸收。

  • 卡片笔记法的底层逻辑并不复杂:拆解知识点,再重新组合;建立知识间的逻辑结构。

  • 芒格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就必须拥有多个模型,而且要把你的经验放在这些模型交织而成的网络中。

  •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就是通过向别人清楚地解释一件事,来确认自己真的弄懂了这件事,即通过输出拉动输入。

  • 有时候,你不用担心自己的专业度还不够高,在你输出的过程中,自然会有更厉害的人给你提建议。你也正是在这种专业的碰撞中,不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 困难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如果你把困难想象得太强大、太可怕,那你肯定解决不了它。

  • 对专业要有敬畏之心,对困难则要有藐视一切的态度。

  • 投资要谨慎,学习要大胆。

  • 即学即用是非常高效的学习形式,不怕你的目的功利,就怕你漫无目的。

  • 要想构建知识框架,首先,你要找出相关领域几本经典的教科书。

  • 要有这样一种意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立马转化为生产力。

  • 想要持续稳定地获得更大的商业成就,必须研究商业的规律,形成商业直觉。所谓商业直觉,即经由大量研究、实践、复盘后形成的快速反应。

  • 具体研究什么?答案是,研究变化,研究人、生意、组织和环境的变化规律。

  • 深入研究=研究深+研究透

  • 研究深,强调因果逻辑,关注收益。

  • 研究透,逆向思考假设。

  • 时常跳出来,拉长时间轴看过去,看上下游、看其他行业的历史变化。

  • 怎么找复杂问题的答案?散装的知识没有价值。高手的脑海里都是一套一套的模型。

  • 在知识点形成结构之后,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多个线索,容易被提取。整理大脑中知识点之间纵横交错的逻辑结构,就形成了知识图谱。知识图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和应用知识点,让我们遇到问题也更容易找到答案。

  • 结构化的梳理方式,有两种基本思路:一种叫流程法,另一种叫要素法。

  • 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 “给的多没有用,要指向清晰的目标,整理成结构化的体系,后续我还会继续完善这个系列。”

  • 在商业环境中,高手能在复杂中抓住重点,通过四个步骤,简化—建模—解释—预测,解决难题。

  • 如果想投资一家公司,他不会对这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而是要对它的内部经营状况及所处的整体“生态系统”做出全面的分析。

  • 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所以如果要理解这样的复杂系统,你必须熟练地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

  • 自我经验构成了我们思维的底色。如果停留在自我经验阶段,我们很容易选择性地吸收信息而不自知。看起来符合自己经验的信息就赞成,不符合的就无视。最终商业上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过往的经验是否在新环境中继续生效。

  • 用多学科的方法来指导商业,在更长远的时间线上,看得更准、更透彻。所以投资人和大公司的创始人推崇多学科思维模型。

  • 多元思维模型的最高层自然是哲学。哲学研究世界的本质、自我、语言、逻辑、理性、价值、善恶、知识的来源等一系列问题。

  • 个人认为哲学即“人学”,哲学能帮助我们以更高的视角看到人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而商业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分支。

  • 看完一本书,如果你不去领悟,不去尝试,不去实践应用,你就很难将知识变成生产力。

  • 具体如何用输出拉动输入呢?

  • 我在自己的《新零售进化论》中预测,未来是内容和社群的时代,“书里有品”刚好横跨内容和社群。

  • 圈层决定信息质量,信息质量决定机会。坚持做访谈,你就是优质信息的中心。

  • 当你一直沐浴在高质量的信息流环境中时,你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知识和信息,逼迫自己训练出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否则就跟不上嘉宾的思路。久而久之,你也成为高手之一。

  • 坚持做访谈能提高你的提问质量。

  • QBQ(Question Behind Question,问题背后的问题),围绕一个关键点不断深挖。

  • 多问别人是什么,多问自己为什么。

  • 不要让嘉宾思考,让他们分享本来就知道的内容。

  • 你问嘉宾为什么,嘉宾多少要想一想,有时候临时想不起来,要么卡壳,要么信口开河。但是你问嘉宾是什么,嘉宾只需要回忆就可以了,轻松很多。在回答是什么的时候,如果他们能想到为什么,顺便就解释清楚了。

  • 你问嘉宾为什么选择离职做自媒体,嘉宾需要组织一下语言;你问嘉宾当时面临职场瓶颈想过哪些选择,嘉宾可以马上回忆起来,并解释原因。

  • 访谈能让你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

  • 现场聚会还需要寒暄,线上访谈则可以全程围绕主题高能输出。

  • 你的周围慢慢有了一圈优秀的朋友,还有更多人愿意加入这个小圈子。恭喜你成为一个高价值社群的发起人。

  • 做访谈的诀窍:忘掉自己的知识储备,代观众问出他们关心的问题。

  • 每次只问一个问题,当问题需要解释时,先描述背景,用最后一句提出简单的问题,否则嘉宾会忘记问题是什么。

  • 术业有专攻,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对已经拿到结果的人来说是如此稀松平常,如果你不主动提问,他们甚至都觉得没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讲解。

  • 采访、记录和研究的目的是对抗遗忘,让后来的人可以真正做到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而不至于陷入不断重蹈覆辙或不断重新发明轮子的怪圈。

  • 人的一生将面临无数的选择,有一些将改变我们的命运,有一些回头看根本无关紧要,问题是当下你无从知晓。

  • (正确选择–错误选择)× 时间=成功

  • 有时候你选错了,可能会走不少弯路。但是没关系,只要你坚持正确的方向,多走几个岔路口总会拐到正确的路上,而且很可能在这些弯路上看到不一样的风景,遇到不一样的人,收获不一样的历练和机遇。

  • 日常的小选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不断地积累优势。

  • 一定要防范那些让你无法翻盘的错误选择。

  • 心态上需要破釜沉舟,但选择上不能孤注一掷。

  • 最重要的经验是在有保底的情况下跟着自己的内心走,多尝试,机会往往在意想不到的选择中。

  • 一是一直做容易的事情会让你的选项越来越少。

  • 做大事的难度可能是小事的 2 倍,收益却可能是小事的 100 倍。从性价比的角度,更应该做大事。

  •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办法为这件事情赋予极其重大的意义。

  • 大部分人会选择容易走的路,因为很快就能知道行不行得通。你现在之所以没有定论,犹豫不决,是因为对容易走的路带来的结果并不满意,而难走的路前人还在路上。最好的办法是克服好逸恶劳,果断选择那条难走的路。

  • 做商业需要有进展,做出选择就是进展。有进展,才有可能性。

  • 对于重大选择,我们要留好一定的考虑时间,时间到了,强迫自己做出决定。对于普通选择,不要犹豫,当机立断地做出决定,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

  • 遇事犹豫不决,往往是对最佳解决方案有执念。其实,成功不需要最佳解决方案,只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较优的方案即可。

  •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和确定性来换取机会。早点尝试,只要有六成把握就要开始行动。

  • 发展需要和变化结合,过于明确的目标会让你对新出现的机会视而不见;保持对未来的憧憬,生活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 时间能产生复利。用储蓄的心态对待生活。每天多学一点点,多探索一点点,多认识一个朋友,多获得一个用户,多巩固一个好习惯。这些不起眼的点点滴滴,在时间的发酵下,最终化为巨大的优势。

  • 价值和意义的困境并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明白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做,很有必要。在你的格局打开后,眼光自然放得更长远。

  • 挖掘自身优势,提高成功概率,选择上升的点线面体,朝着一个方向积累产业资源。

  • 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仔细思考有哪些是别人短期内无法模仿的护城河。可以是你独特的经历,可以是能被感知的专业水平,可以是积累多年的口碑,可以是行业的人脉资源。

  • 除了外在条件,内在动机也是优势。什么是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情?

  • 成功是一个概率事件,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高成功的概率,增加尝试的机会。

  •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学会的每一个技能、积累的每一点进步,在需要的时候都能被组合成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

  • 不要被问题牵着鼻子走。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成长和积累,机会来临时当仁不让。

  • 点,代表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线,代表专业的发展前景;面,代表行业的红利周期;体,代表产业乃至更大层面的趋势。

  • 要想跨越阶层,必须借助面和体的崛起。

  • 长期围绕某个行业、某个人群深耕,比追逐热点趋势更容易成功。短视频、直播、社群不断有新的获客方式出现,也许一时没有赶上,这不要紧。随着产业资源的积累,还有机会赶上下一个爆发点。

  • 这个世界的真相,即它的真实结构就是一层一层彼此交错的网。在每一层网络中,你接入的资源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当你的能力上升一个层级,你都会接入更高一级的资源网络,这个时候会有更多、更好的资源被卷进来。

  • 商业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合作共赢是一门商业必修课。如何与人建立信任、如何找到自己的盟友,相当重要。

  • 无论你是否善于社交,向每个你遇到的人提前释放善意。你可以称之为利他主义。

  • 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

  • 善良、温暖、勤奋、乐观、自信、有趣、爱分享、爱帮助别人,以及遇到问题也愿意寻求帮助。你能做到以上几点,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有人主动靠近你。

  • 投资这个游戏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你能够玩下去。

  • 现金流是个人从事商业活动最容易忽视的风险。我们总是盯着利润,而忘记关注账上有多少钱、在收入到账之前还需要花多少钱。

  • 利润解决发展问题,而现金流解决生存问题。现金流出了问题,你可能撑不到看到利润的那一天。

  • 商业是在不确定中寻找机会,没有人能够穷举真实商业环境中的所有问题。

最近更新: 10 个月前